蕪湖綠葉制藥有限公司隸屬于綠葉生命科學集團旗下綠葉投資集團,成立于2001年6月18日,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制藥企業。
“宣上醫®”是蕪湖綠葉制藥有限公司著力打造的中醫藥大健康文化品牌。
2022年3月22日,蕪湖綠葉制藥有限公司榮獲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認證的“2022年安徽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稱號;省經濟信息廳不斷建立與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動態培育庫,對入庫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分層培育、專項服務,逐步形成“高成長企業-市專-省專-省單打冠軍-國家“小巨人”梯次化培育格局,并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皩>匦隆笔侵行∑髽I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專才能做精,只有做精才能持久,只有持久才能做大做強。蕪湖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將始終秉承專業技術服務于人類健康的經營理念,精于堅持品質,注重提高質量管理及高效運營體系;聚焦核心重點品種策略,堅持創新技術與產品創新戰略,不斷聚焦競爭優勢領域,創新商業模式,提高市場競爭份額,將以更優質的產品滿足客戶需求。
01全國醫保目錄統一,真正的倒計時來了國常會定調“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明確將于2022年實現全國基本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按照國家醫保局的規定,省級醫保部門應加快原自行增補品種的消化工作,確保202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全部消化工作。時間已經到了5月,距離上述規定的時間只剩1個月左右。國常會強調,“十四五”時期,要深入推進醫保制度改革,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醫療保障要堅持把?;纠砟钬灤┦冀K,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續。目前全國各省醫保目錄調出或消化工作正有條不絮地推進,據賽柏藍不完全統計,福建、甘肅等省都將于2022年6月30日全部完成消化或調出品種。除此之外,重慶市納入第3年消化的89個藥品,從2022年7月1日起停止醫保報銷;青海省醫保局規定,2022年調出剩余的98個品種,從2023年1月1日起停止醫保、工傷保險報付。2019版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明確,對于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3年內逐步消化。消化過程中,各省應優先將納入國家重點監控范圍的藥品調整出支付范圍。3年內,在各省市對此項政策的逐步推進下,省增補藥品均得到了相應的調出或消化,一些省份甚至在今年年初就已經完成了全部省增補藥品的調出或消化工作。根據相關方面的進度安排,地方增補品種調出醫保的時間表如下:1、重點監控目錄藥品率先移出醫保目錄;2、其余地方增補品種原則上在三年內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種的比例分別為40%、40%、20%。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各省清理最后20%藥品的腳步也在向前,全國醫保目錄統一進入真正的倒計時。02大批藥企”迎考”雖然被調出的藥品多為臨床價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近幾年在國家招采平臺采購量較小的藥品。但從具體品種來看,其中也不乏一些銷售額超10億的大品種。例如:腦苷肌肽注射劑、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注射劑、奧拉西坦注射劑、炎琥寧注射劑、磷酸肌酸鈉注射劑、大株紅景天注射劑、頭孢孟多注射劑等多個品種在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對于想要獲得院內市場的大多數藥企而言,進入醫保目錄至關重要。畢竟以往通過地方增補目錄進醫保這條路已經走不通,為了盡可能降低被調出目錄的影響,藥企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重新找到市場。賽柏藍特約撰稿作者碼萬祺對賽柏藍表示,大多數大品種被調出醫保目錄,之后的機會或更多只能靠降價來重新獲取市場。他認為,作為藥企已經有三年甚至更長時間來應對被調出醫保目錄,目前來看,藥品醫保目錄調出對藥企影響有限。值得一提的是,統一全國目錄利于做大做強準入,對醫保目錄內的藥企而言,提供了機會。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面對地方醫保目錄的調出,藥企想要尋求新的出路,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將地方醫保目錄這些年的素材進行整理,向有關部門、行業媒介進行客觀合理的推介,主要目的是體現藥品價值、藥物經濟學特點等;二是可以在目錄外做好品牌、產品的營銷、滲透,利用好市場最強大、最有粘性的用戶,盡量減少銷量損失。03國家醫保目錄將調整從近幾年看,國家醫保局基本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目錄調整工作機制和程序,初步形成了“一年一調”的動態調整機制。2021年國家藥品目錄調整分為準備、申報、專家評審、談判、公布結果5個階段:六月至七月為準備階段;七月至八月為申報階段;八月至九月為專家評審階段;九月至十月為談判階段;十月至十一月是公布結果階段。按照以往的工作安排,不出意外,今年國家醫保目錄也將很快迎來新調整。從近年來醫保目錄調整的情況來看,隨著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我國獲批的新藥數量逐年增多,越來越多的創新藥也陸續進入醫保目錄。2021年通過醫保談判新增藥品67種,其中5年內上市藥品達到66種,新藥占比達到99%。值得注意的是,在經過幾年的醫保談判后,不少企業已經逐漸適應了醫保談判的規則。除了企業參與度的提升,還有談判成功率的提高。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總成功率為80.34%,高于2019年的64.67%和2020年的73.46%。醫保談判新增藥品的平均降價幅度達61.71%。國家醫保局連續4年調整醫保藥品目錄,累計將507個藥新增進入全國醫保支付范圍。除此之外,醫保目錄的變化還有醫保藥品支付限定的逐步放開。2021年醫保目錄調整工作中,談判成功的94種藥品,其支付范圍已經全部與說明書一致。同時,醫保局還對目錄內原有支付限定的其他藥品開展醫保標準試點工作。在試點過程中,根據企業自愿申請,將納入試點范圍的藥品支付范圍同步恢復至藥品說明書范圍。興業證券分析指出,目前,每年一次的醫保談判已逐漸常態化,而兩年的協議有效期促使相應品種在未納入常規目錄前將面臨著滾動式的降價。雖然目前尚不能確定新的醫保目錄將會調進調出多少藥,但創新藥在上市初期以較大幅度降價納入醫保談判目錄已逐漸成為常態。來源:賽柏藍